
孩子的“不好的习惯”事实上是在感知世界
不少大人喜欢用我们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并试图去阻止和改掉。然而,专家指出,孩子的一些举动其实是在用我们的方法感知世界呢!父母应该换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对于父母来讲还是有肯定有哪些用途的。
让孩子尽情地咬
1岁以内的孩子都爱把可以抓到的东西放到嘴里“尝尝”,大人感觉非常不卫生,一般都要把东西从孩子嘴边拿掉,甚至还会喝斥“不许吃,脏”!其实错的是大人,而不是孩子。12个月以前,孩子感知世界的开始就是他们的小嘴,大人千万不要强行阻止。
早期教育的正确做法是找一些干净、柔软、安全的东西让孩子尽情地咬,适合给点磨牙饼,孩子会非常快乐的!如此的行为能够帮助孩子进步咀嚼肌肉,训练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帮助孩子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质地和形状。
孩子怕生非常正常
不少父母发现孩子6个月以前哪个抱都开心,可是六个月将来却愈加怕生。家来了客人或换个环境就不高兴,甚至大哭大闹,这让父母非常是尴尬:“如何孩子越大越没出息了呢?”事实上,“怕生”是一种成长现象。
六个月以上的婴儿已经开始会区别亲人和陌生人了,假如孩子在脑子里检索不到眼前这个陌生人的形象,就会感到不安:“这个家伙是哪个?”这种表现是孩子对陌生环境的自我保护机制。
正确的做法是刚开始,让陌生人和孩子维持一段距离,以防孩子受惊,然后让孩子渐渐去适应。父母可以先和孩子一块玩耍,让孩子感觉到陌生人的友好,慢慢打造起对陌生人的信赖感。
“乐此不疲”搬运工
孩子长到一岁多时,可以满地乱爬乱走,不少父母开始头疼了:小家伙特喜欢搬东西,只须能拖得动的东西,就会从这头搬到那头,又从那头搬到这头,忙得满头大汗却乐此不疲。其实,父母完全不必为此烦恼,当孩子发现很多东西会因他的努力而发生改变时,就会非常有收获感。
婴幼儿早教的正确做法是要多鼓励孩子,在他可以得着的地方放些容易搬运但不会让孩子受伤的东西。如此,孩子可以通过搬运物品训练我们的肌肉和协调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和收获感。
作为父母,大家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意义。孩子的“不好的习惯”事实上是在感知世界和探索我们的能力。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因此,当大家面对孩子的一些“不好的习惯”时,不要急着去阻止和改掉,而是要换个角度去考虑,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如此,大家才可以真的帮助孩子成长,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探索世界。